作者: 孫濤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4-04 10:44
近日,鄆城縣隨官屯鎮文昌苑社區文化廣場上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“移風易俗大家談”活動,社區婦聯主席王嘉瑤和居民們分享了成功調解的一樁婚事。
“現在咱們社區有7位義務紅娘,都是婦聯支委成員,每人負責一個片區。”王嘉瑤指著身旁幾位姐妹介紹,“她們在微信群里發倡議,在朋友圈曬案例,遇到適齡青年就主動當媒人,效果特別好!”
“零彩禮”現身說法
“嘉瑤,您給大伙兒說說趙瑩那事兒唄!”居民顏巧云的話引來一片附和聲。
當時,社區零零后女孩趙瑩的婚事遇到難題。趙瑩和相處半年的男友準備結婚,卻因兩家婚嫁習俗差異產生矛盾,婚事一度陷入僵局。
王嘉瑤得知情況后,主動找到兩個年輕人談心,用自己的經歷開導他們:“當年我結婚的時候,丈夫要給彩禮,我沒要。現在我們倆開了個小型服裝廠,有房有車,日子過得紅紅火火,不比誰差。”王嘉瑤進一步勸說,“作為年輕人,別管那些舊陋習,咱們踐行新風尚,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父母的負擔上。既然你們倆是因愛結婚,就要換位思考,多為對方著想。”
王嘉瑤的真誠打動了二人,他們各自回家說服父母,最終得到雙方家長的理解和支持,幸福地走進了婚姻殿堂。趙瑩的婚事成為社區移風易俗的典范,贏得街坊鄰里的稱贊,也影響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。
破舊立新有妙招
除了義務紅娘工作隊,文昌苑社區的移風易俗宣傳工作也開展得有聲有色。社區不僅利用廣場大屏幕播放宣傳片,通過社區廣播定期宣講移風易俗政策,還在“三八”“五四”等重要節慶活動中設置“新風尚座談會”,讓居民現身說法、交流思想。
“以前覺得婚禮不辦得風光點就沒面子,現在大家都明白了大操大辦既浪費錢又累人。”社區黨總支書記趙玉舉例說,“前段時間,社區一對小青年結婚,原計劃擺30桌,后來改成12桌,省下的錢添置了不少生產生活用品,大家都說這樣更合理。”
“紅娘團”織就文明網
近年來,隨官屯鎮以提升鄉風文明為目標,從治理“高額彩禮”入手,充分發揮“紅娘”的橋梁紐帶作用。目前,全鎮“義務紅娘”隊伍已發展到48人。她們既是媒人,更是移風易俗宣傳員。通過建立“紅娘工作群”,每周交流工作經驗,不定期接受培訓。
在最近舉辦的黃河大集上,志愿者開展喜事新辦、喪事簡辦、反對鋪張浪費宣傳活動,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婚戀觀。活動現場,文藝工作者編排移風易俗文藝節目,用當地方言表演,引得趕集群眾陣陣喝彩。
隨官屯鎮的做法是鄆城縣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一個縮影。今年以來,該縣以“紅娘隊伍 + 文明實踐”雙輪驅動,成效顯著;組建義務紅娘隊伍,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宣傳新式婚俗,并開展“文明家庭”評選,樹立“零彩禮”“低彩禮”典型,讓“零彩禮”“低彩禮”新婚夫妻得到全社會的尊重,大力倡導喜事新辦、婚事簡辦。
通訊員 趙考壯 楊舒婷 記者 孫濤